位置:科技大田大数据产业专题>>资讯>>市场>>内容阅读
绿色金融数字化之路如何走?大数据或可给出答案
原标题:绿色金融数字化之路如何走?大数据或可给出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提到,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与绿色金融有关的建议和提案。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展示了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涵盖绿色融资、租赁、基金、投资和消费等领域,展现金融对“污染防治”“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各个领域的有力支持,体现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数字技术作为新型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数字技术融汇贯通于绿色金融当中,不仅仅是金融数字化的需要,也是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需求。

在推进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大数据已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发力的“靶心”。大数据中心作为金融行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业亦在积极探索高效、安全、绿色的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提升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形成具有数字技术含量的碳金融产品体系。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得出数字信息结果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大数据在绿色金融中应用是贯穿始终的。大数据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信息,数据量越大,信息越精准,大数据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获客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时进行风险预警,通过大数据可以提升对客户的风险判断能力,有利于改进金融产品设计、优化业务模式等。

获客方面,运用数字技术优选客户群体,实现获客精准化。商业银行可通过本行的大数据与社会上的数据公司进行连接,查找符合条件的重点客户。对于符合基本条件的客户,可以应用智能工具进行线上智能营销。此外,通过各种数据、关联信息的变化,不断更新绿色金融的客户类别,实行分层、分级管理,不断优化客户结构。

风险管理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替代许多信贷风险管理诸如调查报告、风险自动预警等多项工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将绿色金融服务对象有关信息输入系统并进行信贷风险识别、对比和判断,确定其是否符合绿色金融项目要求、目前存在的风险综合程度,从而为金融机构是否提供金融业务提供依据。

产品数字创新方面,碳金融产品是实现绿色金融的实现载体,碳金融产品需要紧紧根据市场需求、金融机构提供的可能来进行设计。要避免将常规金融产品简单绿色化,要根据绿色金融的要求,积极推动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碳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碳金融产品系统化、标准化、品牌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北京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