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科技大田大数据产业专题>>资讯>>市场>>内容阅读
千琢璞为玉,格新致真知。教育的初心源于不懈追求和止于至善。
原标题:千琢璞为玉,格新致真知。教育的初心源于不懈追求和止于至善。

千琢璞为玉,格新致真知。教育的初心源于不懈追求和止于至善。

7月16日是2023年度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湛茂两地)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骨干教研员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的第六天。

7月16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郭春才副教授以《科学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科研新赛道》为主题为学员们作专题报告。

郭教授的讲座从五个方面展开:大数据时代;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知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研究;大数据“冷”思考。

其中郭教授和我们深入地分析了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旨在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人才红利等。因此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基于大数据的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大大提升了教育品质,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除了一些理论知识普及,郭教授还给学员们分享了一系列的软件、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如:最近大火的Chan GPT、问卷星、U盘免疫器、抽签助手等等实用的小工具。

郭教授是位对学员掏心窝的教授,恨不得把毕生所学在短短两小时内倾囊而出,以极快的语速给我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及信息技术数据大时代的洗礼。

下午的课程是曾茂林教授带来的专题讲座《新课标下中小学学科教研着力点探讨》。他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深层理论意义;新课标下的目标设计与评价改革;新课标下单元与实践教学和作业布置突破;新课标下教研员研究重点与挑战小结。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新课标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这种全面发展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新课标提倡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这种学科融合的趋势符合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践、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同时,新课标还要求评价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评价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研员需要深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不断创新和完善,与此同时,教研员需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

曾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建树,眼光独到,评论精准的教授;是一名位真性情,真正的在做学术研究,关心教研的教授;是一位关注时事热点,融合学科知识情景式教学,让学员沉浸式体验的教授。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作为研修人,当脚踏实地,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做好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经过这次培训,相信大家将以昂扬的姿态和崭新的面貌,共同谱写“茂湛”教育发展新篇章。

编辑:李美桦

撰稿:李美桦、杨碧泉

摄影:杨碧泉、谭逢兴

审核:曾本友

第六组成员:李仙妹、王小敏、谭逢兴、戴智强、黄才权、樊家锐、李美桦、杨碧泉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