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科技大田大数据产业专题>>资讯>>市场>>内容阅读
2024 人工智能安全报告

  近日,奇安信集团对外发布《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这是我国首份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被誉为下一个生产力前沿。具有巨大潜力的 AI 技术同时也带来两大主要挑战:一个是放大现有威胁,另一个是引入新型威胁。

  数据显示,在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了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了1000%。据了解,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监测发现,已有多个有国家背景的APT组织利用AI实施了十余起网络攻击事件。同时,各类基于AI的新型攻击种类与手段不断出现,甚至出现泛滥,包括深度伪造(Deepfake)、黑产大语言模型、恶意AI机器人、自动化攻击等,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报告》指出,AI与大语言模型本身伴随着安全风险,业内对潜在影响的研究与重视程度仍远远不足。AI技术推动安全范式变革,全行业需启动人工智能网络防御推进计划,包括利用防御人工智能对抗恶意人工智能,扭转“防御者困境”。

  业内普遍预测,未来十年该技术的恶意使用将迅速增长,人工智能的恶意使用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方面构成严重威胁。

  大模型引爆AI热潮 双刃剑效应显现

  2022年以后,以Cha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AI技术快速崛起,后续的进展可谓一日千里,迎来了AI技术应用的大爆发,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效果震惊世界。IDC调研显示,67%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 AIGC 在企业内的应用机会或进行相关资金投入。IDC预测,2026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报告》认为,“AI是一种通用技术,通用就意味着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被用来干坏事”。具有巨大潜力的AI技术同时带来两大主要挑战:一是放大现有威胁,另一个是引入新型威胁。奇安信预计,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的恶意使用将快速增长,将在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军事安全等方面构成严重威胁。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